三亿体育手机app下载报告指出,按照目前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一个进口产品的全部价值都记入最终出口该产品的国家。但目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产品的加工往往涉及多个部件,每个部件的生产分别在不同的国家进行,整个产品的加工和组装也可能发生在一个或多个国家。为此,该产品在卖给消费者之前在最终出口国实现的产品附加值可能只占产品总价值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产品的全部价值都记入最终出口国就夸大了该国的出口地位,造成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贸易收支数据的失真,由此可能导致进口国的贸易政策制定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例如对出口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为了纠正以上错误,报告主张对全球贸易进行重新评估,将“增加值”的概念引入贸易统计,从而更加准确地体现一国的贸易份额。
报告以中美贸易逆差为例直观地说明了以上观点。根据媒体报道,一台苹果平板电脑(iPad)使中美贸易逆差增加了287美元。这一数据极具误导性,因为中国每组装一台iPad所实现的产品增加值仅为12美元。以此类推,报告对2008年的中美贸易数据进行了重新计算。按照传统的统计方式,2008年美国对华出口71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3560亿美元,中方顺差2850亿美元。引入“增加值”的概念后,2008年美国对华出口6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2240亿美元,中方顺差1640亿美元。两个数据相差高达1210亿美元,相当于中方顺差减少了40%多。
道理显而易见,贸易重估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以“增加值”为基础来进行贸易统计不但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而且可以大大地缓解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失衡问题上对中国的压力。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跳出报告以外再作进一步地分析,会发现贸易重估的意义还体现在缴纳WTO会费方面。各成员向WTO秘书处缴纳的会费是以贸易份额为基础进行计算的,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贸易方,年交会费1000多万瑞郎,在WTO成员中排名第六位。然而,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格局中占有很大比例,在统计中国的贸易量时,加工贸易下的进口被进行了重复计算。以上面的iPad为例,本来在中国的贸易收支表上仅需计入12美元的出口,但在实际中先被记入了265美元的进口,接着又被记入了287美元的出口,两项相加相当于552美元的贸易量。所以,在中国缴纳WTO会员费时,每台iPad所承担的价值被扩大了45倍。
由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相距较远,一般情况下,不能当面交接货物和单据,这就需要双方通过一定的方式
确定交货地点,以及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通常将这些称为交货条件。买卖双方在谈判和签约时往往通过使用的贸易术语来确定成交条件。
贸易术语(trade terms),又称为价格术语,它是一个简短的概念(例如,“Ex Works”)或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例如,“EXW”),用来说明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构成,以及买卖双方交接货物地点及有关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以确定买卖双方在交接货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与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包括三种,《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和《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国际贸易实践中,《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应用最为广泛,其他两种惯例较少使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重讲解《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术语的英文名称。因此,教师应首先介绍贸易术语的英文名称。贸易术语Trade Terms,又称为价格术语Price Terms,或交货条件Terms of Delivery。这几个名称的含义是相同的,都经常出现在商务英语相关的教材、资料或认证考试中,要求学生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话题,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如,在国际贸易中,为什么会出现贸易术语?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每一笔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都要谈判,确定谁来承担报关、报检、运输、保险等责任及相关的费用,这将使得国际贸易相关更加繁琐。然而,有了贸易术语,我们就可以用简短的概念甚至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来说明买卖双方各自承担哪些责任及相关的费用。
在介绍理解贸易术语的作用,我们可以接着引入话题时所提问题的答案进行,让学生很自然就理解了贸易术语的作用。由于贸易术语是用简短的概念代表特定的含义,因此,买卖双方只要商定按哪种贸易术语成交,即可明确彼此在贸易的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这就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谈交易的时间,从而有利于买卖双方迅速达成交易和订立合同。
INCOTERMS2000中的13个术语被归纳为E、F、C、D四个组,每一个组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组进行讲解。E组只包含一个术语:EXW。F组只包含三个术语:FCA,FAS,FOB。C组只包含四个术语:CFR,CIF,CPT,CIP。D组只包含五个术语,DAF,DES,DEQ,DDU,DDP。
在讲解术语的过程中,教师可分组逐个进行讲解。首先,应该让学生记住每个术语的英文全称。然后,对每一个英文单词进行讲解,并逐步引出这个术语的含义及买卖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接下来我将用两个例子说明:
例1:讲解EXW。首先让学生记住EXW的英文全称,Ex Works。然后,结合每一个的单词的意思对这个术语进行讲解。“Ex” means “from”,“Works” means “factory”,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在工厂交货。所以,这个术语的中文翻译就是“工厂交货”。因为所有这13个术语都是针对卖方说的,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卖方在自己的工厂把货物交给买方就履行完他的义务,从这个时刻开始卖方就把风险、责任和费用转移给了买方。因此,买方就要负责从卖方工厂收货开始的一切的事宜如出口报关、报检、租船订舱、办理保险等,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例2:讲解FOB。首先,让学生记住的FOB英文全称,Free on board。然后,讲解每一个词汇的意思,以便对让学生理解术语的含义。“Free”意为“without obligation”,表示“没有责任、义务”。“On Board”意为“Put the goods on board the ship”,表示“放到船上”。因此,Free on board的中文翻译就是“船上交货”,意思是当卖方把货物交到指定装运港的船上就履行完他的义务,从这个时刻开始卖方就把风险、责任和费用转移给了买方。卖方负责把货物运到装运港船上的费用和出口报关、报检等事宜。买方则负责租船订舱、办理保险等,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E组的特点是“Departure”意思是“发货起运”,表示卖方只负责在自己的工厂发货就可以了。F组的特点是“Main Carriage Unpaid”意思是“主运费未付”,表示卖方不承担货物从起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C组的特点是“Main Carriage Paid”意思是“主运费已付”,表示卖方承担货物从起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卖方并不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买卖双方的风险划分界线是装运港越过船舷或在出口国货交第一承运人,所以,C组的术语又有一个特点――象征货。D组的特点是“Arrival”意思是“到达”,表示卖方承担把货物运到目的港或目的地的运费并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INCOTERMS2000中13个术语排列的特点是卖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逐渐增加,卖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逐渐减少。
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掌握了贸易术语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相关的一些其它课程,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等。作为专业课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相关知识。
[1]王玲,周勋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2007.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在享受丰硕经济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资源危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低碳化”趋势及其影响意义重大。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影响下而随之兴起的全新概念,虽然目前对低碳经济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核心内容已取得广泛共识:低碳经济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为必要组成部分,以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本人把“低碳经济”界定为:将环境要素纳入经济发展框架,促进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全面“低碳化”为重点内容和途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统一效益的最大化为发展目标的一种平衡型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06亿美元扩大到2009年的22073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6倍。在此期间,除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曾有下降外,进出口总额一直以较快速度增长。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显著增长,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4%上升到2008年的8%以上,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6位上升至第3位,外贸年均增速比世界贸易年均增速高11.1%。可见,对于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的我国而言,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我国的经济腾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己涉及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增加出口创汇,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图1可知,中国加工贸易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规模已经占据了外贸进出口一半左右,为我国创造了巨额的外汇。目前,据统计,09年我国外贸顺差的来源基本上都是由加工贸易来实现的。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也随之迅速增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表明,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二氧化碳逆差约为12亿吨,占我国当年工业排放量的约23%。2006年我国通过进出口贸易为进口国承担了 11.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我国能源相关碳排量的25%。本文以现有的综合性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简要的计算,来分析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状况,如图2所示:
在低碳经济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我国的低碳经济竞争力,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实现出口贸易环节的全面低碳化,探寻一条低碳贸易发展之路。
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环境管理经验和低碳政策措施,尽快完善我国外经贸领域低碳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与贸易有关的低碳法规体系和与低碳经济有关的外经贸法规体系。
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是我国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因素。为扭转这种局面,既需要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也需要转变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
需要关注碳足迹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合理的碳足迹计算方案,开展相关碳足迹核算与认证业务,抢占国际碳标签市场,试点开展碳标签加注工作,规避国外低碳贸易壁垒。
进一步理顺出口贸易产品的价格,将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的最终价格中,压缩出口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剩产能,充分利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推动环境与贸易发展战略转型。
鉴于目前我国节能减排交易市场基础设施不成熟、规模小、结构分散的现状,应考虑建立一个由国家政策规定、法律保障和金融系统支持的统一、开放、健全、有效的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首先要主动探索“低碳银行”,允许商业银行试水“碳金融”,衍生工具优化新能源信贷资源配置。其次银行机构要积极了解能源经济新政策和宏观调控新基调,树立“低碳信贷”的战略性思维,及时配合国家能源经济金融调控基调与实施步伐,科学地进行信贷投放。
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进出口背后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容忽视,较好地印证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尴尬地位。及时了解低碳经济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认清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助于政府、企业尽早开展应对,取得长远的绿色发展利益。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一定会在绿色经济的浪潮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低碳发展道路。
[3] 谷祖莎.贸易、环境与中国的选择三[J].山东大学学报.2005(06).
[4] 沈亚芳、应瑞瑶.对外贸易环境污染与政策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05(01).
出现这样的非积极观点,有概念界定的原因与中国宏观经济层面的背景,更有云南省产业特征与需求模式的深层含义。这对政府决策有不可低估的理论影响力。因此,云南省“净出口负拉动”之明辩,有很重要的意义。
“净出口负拉动”涉及宏观经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等多个经济学理论领域。 “净出口”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出口总量减去进口总量,用公式表示就是:
净出口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正值即国际贸易顺差,负值则意味着国际贸易逆差。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过多顺差与逆差都对一国经济不利,而应积极维持国际贸易平衡,即净出口趋于0。
从净出口到经济增长,其路径是国民经济恒等式所蕴含的经济要素,即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之和:GDP = 最终消费 + 资本形成总额 + 净出口
这是从GDP的支出角度来衡量,相应的还有生产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统计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与支出法相比,生产法更容易统计,并能避免支出法的一些不足,但是,支出法将GDP组成部分进行明确划分,对政策制定者具有明显的参考价值,因此,我国统计GDP时采用生产法,但也公布支出法数据。在众多学术与政策探讨中,支出法更易被采用。从支出法分析,每一部分的增加都可以带来GDP总额的直接增加。在GDP仍为经济增长首要目标的现实中,净出口的增加就具有经济增长的含义了。
支出法以清晰的贡献源说明GDP的增长动力,例如贸易或外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指净出口相对于上一年的增量与GDP增量之比,而拉动率则是贡献率乘以GDP增长率,公式分别如下:
可以看出,贡献率与拉动率的含义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将GDP 增长率进行比重分解或加减数值分解的区别。例如我国2011年GDP增长率为9.2%,消费、投资与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是51.6%、54.2%与-5.8%,即每一部分在GDP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三者相加为100%;而拉动率则分别为4.75%、4.99%与-0.54%,三者相加为9.2%。无论是贡献率还是拉动率,考虑的都是各部分的相对值,是相对于上一年来说的。因此,即使当年的净出口是正值,但如果相对于上一年来说这个值减少了,而GDP增长率仍为正值,就会出现负贡献率与负拉动率的现象,即“净出口负拉动”。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确定区域发展目标的需要,我国一些研究人员在探讨各省区的发展课题时,沿用国别宏观经济的研究方法,将一国“净出口”的内涵改变为一国之内某省区的国际贸易与省际间贸易差额相加,即:
这样计算好处在于将各省区的跨国与跨省区贸易合为一体,便于整体决策,体现出“省域经济”意识与地方决策力。但两者混为一体有明显缺陷:首先,两者管辖权限不同。跨国贸易以国境或关境为限,受到国家进出口政策的管辖,关税也非各省区所规定;跨省贸易除一些特殊行业外,基本无国家政策限制,地方管辖权限明确。其次,会导致不确定的政策后果。跨国与跨省区贸易正负数值不同,易产生错误的政策信号。云南省就是一个例证。云南省在常年跨国贸易中每年都出现100多亿元的顺差,但省际贸易中均出现每年1000多亿元的巨额逆差,两者相加,就出现了所谓的巨额总体逆差,得出云南省“净出口需求对GDP增长负拉动”的政策建议。
再追根溯源,“净出口负拉动”有中国宏观经济背景的影子。2011年中国的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为正值,但比2010年净减少263.7亿美元,结果导致净出口贡献率与拉动率为负,即-5.8%与-0.54%。这其中有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我国从外需向内需转换的转型之因。
虽然如此,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GDP的贡献不容忽视,也不能因此而提出“越出口越损失”的观点。
“净出口负拉动”在云南有具体的表现。根据“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外贸数据,2001年、2005年与2008年分别出现净出口增加值比前一年减少的现象,导致净出口负贡献率与负拉动率,这应该与经济调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但这10年间,净出口绝对数值一直为正值,贡献值与拉动值也多为正值,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表现出云南省较为向好的贸易增长动向(见图1、图2、图3)。
可选取进出口依存度与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两个关键数据来验证云南省的贸易增长导向。其中,进出口依存度指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该国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 是进(出)口增加在GDP增加中所占的比例( M / Y ) 除以进(出)口依存度( M /GDP ) 的值,用以描述进(出)口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如果这一弹性大于1,说明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较大;如果这一弹性小于1,说明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大;如果这一弹性等于0,说明进(出)口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
在此,主要引用云南省统计局对云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其中数据选取的是1999年到2008年的云南省GDP和进出口贸易额,按各年的平均汇价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并对数据进行平稳处理。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近年来云南省的进出口依存度一直超过5%,2004年以后还保持了两位数的依存度,且每一年的出口依存度都大于进口依存度。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也证实了这一点。除2008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出口增速减缓外,每一年进出口对云南省的GDP增长推动作用都是非常显著的。
进一步进行计量经济学论证,可以发现云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其基本结论为:
第一,协整分析表明,云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云南省进口每增长1%,GDP 增长0.1097%;云南省出口每增长1%,GDP 增长0.4011% 。可以看到,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对云南省的经济增长都是正向拉动作用,而出口的拉动作用更大。
第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云南省的进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说明云南省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的表现可圈可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对GDP的贡献率也不可小视。
具体来看:云南省进出口依存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与“净出口负拉动”的观点相反,无论是出口还是净出口对云南省的GDP增长都多为正向拉动,出口的作用大于进口,外贸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因(见图3)。
在将跨国贸易差额与省际贸易差额相加之后,云南确实出现所谓巨额“总体逆差”现象,年平均值为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云南省在国内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结构无法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链,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大量中间消耗物资只能通过省外调入来满足。在投资所需产品中,除水泥、部分钢材、玻璃等由本省提供外,多数建筑装饰材料、大型机械设备、光纤电缆等要依靠省外调入。在消费品中,除一些低端的食品及生活用品外,大到汽车、家电,小到牙刷、香皂、饮料等轻工产品多是省外产品。
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并不能全部创造属于云南本地的增加值,更多的是拉动了相关产品生产地的增加值,从而导致了本省内对贸易行为的质疑。
从拉动云南经济增长三大需求来看,2008年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17.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而国际贸易加省际贸易的“净出口”需求(-1333亿元)拉动经济增长则为负的11.7个百分点,意味着云南的货物和服务以流入为主,流出不足,是属于生产额少而使用额多的省份,创造的对应增加值少,对经济拉动作用低甚至为负拉动。但这并非是出口或贸易增加而带来的效果,而是因为净贸易额为逆差所带来的负面效果。现在要做的不是减少跨国或跨省贸易,反而是应该尽量增加和生产可贸易品,通过本地产业优化来减少逆差,弥补经济增长链条的缺陷,减少短板。
综上所述,云南省跨国“净出口”数值基本为正值,净出口贡献率与拉动率也多为正值,跨国进出口对经济的效应为正向。
在考虑省域经济因素后,跨省贸易的负值拖累了经济表现,体现出云南省亟须调整的低附加值产业链与产业结构的不完善,可以成为今后政策的重点。
根据上述分析,所谓云南对外贸易“净出口负拉动”的说法是将“净出口”的概念进行了替换,将其与云南的国内省际贸易部分相结合的结果。一直以来,云南外贸净出口对云南GDP增长都起着正拉动作用,不能因概念的替换而否定净出口这个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这对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对今后进一步扩大开放也是一种误导。唯有科学看待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贡献,正确客观反映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才能及时有效地确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为政策提供强有力引导和支撑。对云南来说,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树立科学的省域经济发展观:
明晰相关统计概念。为区别于国家间贸易的“净出口”概念,今后在研究GDP的增长问题时,凡涉及到省际间货物和服务出口与进口的差额时,建议使用“净流出”概念,以免造成误解。
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云南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为西南地区对外开放打开一个便捷的途径。依托国际大通道为契机,加快在云南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加工制造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加快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
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以云南省和东南亚、南亚的资源为依托,国内和东南亚的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以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的能源产业,加大生物、光电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加大财政资金对能够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产品的支持力度。
稳步推进国内贸易。云南三大需求中净流出为负数,意味着云南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不足,是属于生产额少而使用额多的省份,创造的对应增加值少,对经济拉动作用低甚至为负拉动。在坚持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在满足本省需求的基础上,适应国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增加终端产品的生产和流出。
做大做强对外贸易。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优势品牌产业,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吸引外资企业和东、中部地区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入驻,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深加工型产业、生产业等产业转移,建设进出口产业基地,带动进出口贸易做大规模和改善结构。
1985--1995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保持20.3%的年增长速度,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为27.5%。同期国际物流中,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为31.5%,1995年外贸货运量达1108万TEU。199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8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进口138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出口25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可见,我国国际物流量和对外贸易是同步增长的,均超过了同期国民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要求以有效的国际物流作为保证和支持。
据有关统计,目前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以上和国际投资的90%。跨国公司正在由各国子公司独立经营的阶段,向围绕公司总部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发展,从而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型企业要进入世界企业100强或500强的行列,必须极大地提高我国国际物流的支持能力。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都面临着巨大商机和严峻挑战。为了使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开展和加强国际物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国际物流的概念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因其是为跨国经营和对外贸易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因而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国际性是指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的地理范围大。这一特点又称为国际物流系统的地理特征。国际物流跨越不同地区和国家,跨越海洋和大陆,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多样,这就需要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尽量缩短运输距离,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加速货物的周转并降低物流成本。在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各国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营管理方法、生产习惯不同,一些因素变动较大,因而在国际间组织好货物从生产到消费的流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国际物流的复杂性主要包括国际物流通讯系统设置的复杂性、法规环境的差异性和商业现状的差异性等。国际物流的风险性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指由于所经过国家的政局动荡,如罢工、战争等原因造成货物可能受到损害或灭失;经济风险又可分为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主要指从事国际物流必然要发生的资金流动,因而产生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自然风险则指物流过程中,可能因自然因素,如海风、暴雨等,而引起的风险。
2、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物流的概念虽然最近才提出并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已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一阶段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立了配送中心,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出现了立体无人仓库、一些国家建立了本国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等等。物流系统的改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超出了一国范围,但物流国际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的日益扩大,物流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波索克斯认为,进入80年代,美国经济已经失去了兴旺发展的势头,陷入长期倒退的危机之中。因此,必须强调改善国际性物流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并且要改善服务,扩大销售,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胜利。与此同时,日本正处于成熟的经济发展期,以贸易立国,要实现与其对外贸易相适应的物流国际化,并采取了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加强物流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物流国际化的效率。这一阶段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局限在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贸部门所普遍接受。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等。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物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大胆探索。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物流无国界。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运输和储存子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要求。
1、运输子系统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商品通过国际货物运输作业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国际货物运输具有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运输费用在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中占有很大比重。国际运输主要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单据的处理以及投保等有关方面。
第一,海运力量不足、航线不齐、港口较少等,影响了进出口货物及时流进流出,特别是出口货物的运输更加不足。我国出口货物主要靠海运。目前虽然我国已拥有近2000万吨的运载能力,列为世界第八位,成为我国外运的主力,并能为第三国开展货运经营,但总运输力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运输力仍然不足。90年代初期曾发生过的最严重的月份缺船量达30条。目前,现有的船型结构也尽不合理,中等船舶奇缺。由于船舶较大,运输间隔时间又长,这对要求批量小、需求供货快是很不适应的。我国港口不足和布局不合理也比较突出。例如我国输往中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太平洋、西非等地的货物几乎全部运到香港地区中转,这样运费高、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第二,铁路运输全面告急,内陆出口更困难。我国同朝鲜、蒙古、独联体、越南等虽然有铁路联接,但运力仍然不足。如供香港地区作为港口运输的货物中有1/3是靠铁路运输,其运输量是很大的。又如内陆有的省份即使有货,而且有些货也是国际市场急需的,但由于铁路运力不足也不能卖出。
第三,航空运输落后,运价昂贵,难以适应外贸发展需要。80年代以来,世界空运货物已被广泛采用,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是很落后的。目前主要靠客运飞机捎带,真正的货运飞机数量少,年运量只有20万吨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外贸发展的需要。
总之,为解决外贸出口运输的困难,必须由国家和地方联合发展船队,加速沿海码头建设和航空事业的发展。
商品储存、保管使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处于一种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这种停滞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商品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源源不断的流通过程。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是一个集和散的过程。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主要涉及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保税制度是对特定的进口货物,在进境后,尚未确定内销或复出的最终去向前,暂缓缴纳进口税,并由海关监管的一种制度。这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对外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而采取的一项关税措施。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它必须具备专门储存、堆放货物的安全设施;健全的仓库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仓库帐册,配备专门的经海关培训认可的专职管理人员。保税仓库的出现,为国际物流的海关仓储提供了既经济又便利的条件。有时会出现对货物不知最后作何处理的情况,这时买主(或卖主)将货物在保税仓库暂存一段时间。若货物最终重又出口,则无须缴纳关税或其他税费;若货物将内销,可将纳税时间推迟到实际内销时为止。从物流角度看,应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储存数量,加速货物和,实现国际物流的高效率运转。
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如发现问题,可分清责任,向有关方面索赔。在买卖合同中,一般都订有商品检验条款,其主要内容有检验时间与地点、检验机构与检验证明、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等。
可分为两种情况:在工厂检验,卖方只承担货物离厂前的责任,运输中品质、数量变化的风险概不负责;装船前或装船时检验,其品质和数量以当时的检验结果由准。买方对到货的品质与数量原则上一般不得提出异议。
二是在进口国检验。包括卸货后在约定时间内检验和在买方营业处所或最后用户所在地查验两种情况。其检验结果可作为货物品质和数量的最后依据。在此条件下,卖方应承担运输过程中品质、重量变化的风险。
三是在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货物在装船前进行检验,以装运港双方约定的商检机构出具的证明作为议付货款的凭证,但货物到达目的港后,买方有复验权。如复验结果与合同规定不符,买方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但必须出具卖方同意的公证机构出具的检验证明。
在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很多,包括卖方或制造厂商和买方或使用方的检验单位,有国家设立的商品检验机构以及民间设立的公证机构和行业协会附设的检验机构。在我国,统一管理和监督商品检验工作的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支机构。究竟选定由哪个机构实施和提出检验证明,在买卖合同条款中,必须明确加以规定。商品检验证明即进出口商品经检验、鉴定后,应由检验机构出具具有法津效力的证明文件。如经买卖双方同意,也可采用由出口商品的生产单位和进口商品的使用部门出具证明的办法。检验证书是证明卖方所交货物在品质、重量、包装、卫生条件等方面是否与合同规定相符依据。如与合同规定不符,买卖双方可据此作为拒收、索赔和理赔的依据。
此外,商品检验证也是议付货款的单据之一。商品检验可按生产国的标准进行检验,或按买卖双方协商同意的标准进行检验,或按国际标准或国际习惯进行检验。商品检验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感官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两种。理化鉴定法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更具有重要作用。理化鉴定法一般是采用各种化学试剂、仪器器械鉴定商品品质的方法,如化学鉴定法、光学仪器鉴定法、热学分析鉴定法、机械性能鉴定。
杜邦定律(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提出)认为: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进行购买的,国际市场和消费者是通过商品来认识企业的,而商品的商标和包装就是企业的面孔,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现在我国出口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口商品包装材料主要靠进口;包装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质量上不去;外贸企业经营者对出口商品包装缺乏现代意识,表现在缺乏现代包装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包装的信息观念。仍存在着重商品、轻包装三亿体育,重商品出口、轻包装改进等思想。为提高商品包装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应提高广大外贸职工对出口商品包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现代包装意识和包装观念;尽快建立起一批出口商品包装工业基地,以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满足国际市场、国际物流系统对出口商品包装的各种特殊要求;认真组织好各种包装物料和包装容器的供应工作。这些包装物料、容器应具有品种多、规格齐全、批量小、变化快、交货时间急、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以便扩大外贸出口和创汇能力。
该子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将寸步难行。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三亿体育、点多、线长。所以要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国际贸易中EDI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我国应该在国际物流中加强推广EDI的应用,建设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高速公路。上述主要系统应该和配送系统、装搬系统以及流通加工系统等有机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建立我国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贸易和经营的竞争要求国际物流系统的物流费用要低,顾客服务水平要高。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立完善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十分重要。
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是指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络的有机整体。收发货节点是指进、出口国内外的各层仓库,如制造厂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国内外中转点仓库以及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和保税区仓库。国际贸易商品就是通过这些仓库的收入和发出,并在中间存放保管,实现国际物流系统的时间效益,克服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上的分离,促进国际贸易系统的顺利运行。连线是指连接上述国内外众多收发货节点间的运输,如各种海运航线、铁路线、飞机航线以及海、陆、空联合运航线。这些网络连线是库存货物的移动(运输)轨迹的物化形式;每一对节点有许多连线以表示不同的运输路线、不同产品的各种运输服务;各节点表示存货流动暂时停滞,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移动(收或发);信息流动网的连线通常包括国内外的邮件,或某些电子媒介(如电话、电传、电报以及目前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等),其信息网络的节点则是各种物流信息汇集及处理之点,如员工处理国际订货单据、编制大量出口单证或准备提单或电脑对最新库存量的记录;物流网与信息网并非独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确定进出口货源点(或货源基地)和消费者的位置、各层级仓库及中间商批发点(零售点)的位置、规模和数量。从而决定了国际物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合理化问题。在合理布局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前提下,国际商品由卖方向买方实体流动的方向、规模、数量就确定下来了。即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贸易过程(流程)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出口货物的卖出和买进的流程、流向,物流费用国际贸易经营效益等,都一一确定出来了。完善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有利于扩大我国国际贸易,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
首先,在规划网络内建库数目、地点及规模时,都要紧密围绕着商品交易计划,乃至一个国家宏观国际贸易总体规划。
其次,明确各级仓库的供应范围、分层关系及供应或收购数量,注意各层仓库间的有机衔接。诸如:生产厂家仓库与各中间商仓库、港(站、机场)区仓库以及出口装运能力的配合和协同,以保证国内外物流畅通,少出现或不出现在某一层仓库储存过多、过长的不均衡状态。再次,国际物流网点规划要考虑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留有余地,以备将来的扩建。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国际贸易,增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健全高效、通畅的国际物流体系,实现国际物流合理化和国际贸易扩大化。
我国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为了促进我国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更加合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规模,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高、效益高、创汇好的物流总体目标。
第二,采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加速进出口货物的流转。充分利用海运、多式联运方式三亿体育,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的规模,增加物流量,扩大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
第三,缩短进出口商品的在途积压,它包括进货在途(如进货、到货的待验和待进等)、销售在途(如销售待运、进出口口岸待运)、结算在途(如托收承付中的拖延等),以便节省时间,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
第六,改进港口装卸作业,有条件的要扩建港口设施,合理利用泊位与船舶的停靠时间,尽力减少港口杂费,吸引更多的买卖双方入港。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其各自兴起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对它们各自所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这对于世界各国参与国际贸易具有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指的是各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中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逐步被消除,各国市场得以合在一起,企业面临的市场得到增大;从另一方面来说指的是各成员国之间签订条约或者协议,逐渐统一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甚至建立超出国家的 统一组织机构,并由该机制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期。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伴随着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其发展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在1921年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时期,这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还不成熟,涉及到的国家还不是很多,但是成员国之间互相减让关税。在1950-1960年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此时加入的成员国增加;在1970-1980年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处于停滞时期,由于此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平稳状态,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才处于这种状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要大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全球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大于或等于两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条件下,由政府间彼此经过协商协议或条约,从而建立的一种经济联盟。这种经济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各国或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以至于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内,各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它的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有一些组织形成,这些组织的形成历程大概是:
欧盟东扩计划与欧洲一体化的形成历程,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时候,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欧洲协定,此时拟定了入盟标准和实行了前期准备工作。之后还经历了制定入盟谈判时间表阶段和正式入盟谈判阶段。每一次的发展都会有着很多国家或地区的加入,使得它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深。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1994年1月1日起,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从此时起,以这三国为首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就正式建立起来了,之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之间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并且进行文化的交流。
亚太经济组织的成立,是由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组合而成的全球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在1989-1992,它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在1993-1996年间,它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在1997年到现在,它的发展处于调整阶段,面对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亚太经和组织只有调整,以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使得全球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或地区为了自己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便依据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经济同盟或者联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加紧了联系,不断取得长足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发展该战略所涉及的地区或国家。甚至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文化方面,我国各高校在国外建立了孔子学院,这将使得中华文化不断向世界传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共融。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给我国即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状态使得我国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各项能力,继而增强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使得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得到深化,近几年我国与世界各国或地区的贸易合作逐渐加大。与他国的贸易总量和贸易总额都在不断加大。2009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为12016.1亿美元,2010年为15777.5 亿美元,2011年为18983.8亿美元,2012年为20487.1亿美元,2013年为22090.0亿美元;而进口总额在2009年到2013年依次为10059.2亿美元、13962.4亿美元、17434.8亿美元、18184.1亿美元和19499.9亿美元。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可以知道我国的对外贸易是在逐渐递增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且从进口额和出口额的这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都是出于贸易顺差的情况,他国总是处于贸易逆差的情况。对外贸易的极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的对外贸贸易的发展,它们之间存在两者之间的双向的因果关系。
世界各国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创新才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够少依赖他国。不仅要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而且还要实现制度方面的创新。使得各方面创新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资本可以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是人类进行生产所必须的一项基本条件。同时人力资本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有时是更加重要的,人力资本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教育的发展,应该加大对各项教育的投入。培养高等素质的人才,不断扩充我国的人才市场,深度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经济的发展多少会给环境带来一点影响。因为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的,工业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给全球环境带来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在全球化过程中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加大的动力的时候,不能忽略环境的保护,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友好协调发展。(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1] 李德春.Li Dechun 加强区域旅游联合促进东北经济发展[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3)
[2] 常丽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9(15)
[3] 李维新 东北区域经济的合作与老工业基地振兴[J]商业研究2006(5)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秩序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从贸易条件的视角审视国际经济秩序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发展。 论文关键词: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国际经济秩序 一、引言 探讨国际经济秩序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合理、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使世界各国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交流,缩小各国的经济差距,实现共同繁荣。但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背景下,这一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国际贸易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国际贸易的视角来审视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及其未来的发展。贸易条件是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各国贸易利益及世界贸易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从贸易条件视角看国际经济秩序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分析现今的国际经济秩序。 “贸易条件的概念可理解为一揽子商品和另一揽子商品之间的价值交换比率。”多年来,贸易条件的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其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含义包括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是贸易条件的最基本概念,是指出口平均价格指数与进口平均价格指数的比值;收入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出口数量指数;要素贸易条件可分为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本国出口部门的生产率指数,双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本国出口部门生产率指数和本国进口产品在贸易对象国的生产率指数的比值。贸易条件的基本经济含义在于衡量一国在出口基础上的进口能力。价格贸易条件衡量的是平均每单位出口商品所能取得的进口能力,收入贸易条件衡量的是总出口意义上的进口能力,而要素贸易条件衡量的是一国的长期进口能力。贸易条件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指数,影响一国的短期和长期利益,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秩序的最重要特征则在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的位置如何变动。因此,贸易条件通过贸易利益和经济增长影响着一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位置。 二、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一)贸易条件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对抗性 贸易条件不仅反映了一国的进口能力,更反映了不同国家在贸易利益分割上的份额问题。无论是从传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出发,还是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出发,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各国总是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从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份额却不一定相等。在两国开展贸易的条件下,一国的出口正好等于另一国的进口,一国出口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另一国进口价格指数的提高,在该国进口价格和另一国出口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该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另一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一个国家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使其在贸易利益分割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另一国所占的份额必然减少。要素贸易条件同样能反映出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对抗性。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也验证了以上规律。以价格贸易条件为例,多数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从长期看是不断恶化的,发达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是不断改善的。《国际贸易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其价格贸易条件处于总体恶化的趋势。《世界统计年鉴》最新的数据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种趋势的延续(见表1)。这说明,两大集团在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上的对抗性非常突出。 实际上,不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这种对抗性,任意的两个贸易国之间都存在这种贸易利益的对抗性。因为在总体贸易利益既定的条件下,无论多少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一国的贸易利益份额增加,必然意味着其他国家贸易利益份额的减少。当总体贸易利益变动时,这种份额分割问题仍在。徐建斌和尹翔硕的理论模型也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存在着“合成谬误”效应,即当个别发展中国家利用传统比较优势发挥专业分工优势时,可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但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时,各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来越少,进而使其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作用受到限制。 (二)贸易条件影响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当世界贸易的规模有限时,贸易条件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因为此时的贸易条件变动所引起的贸易利益变动反映到GDP中只是很 小的份额: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进展,各国的贸易额都在迅速增加,对国际贸易的依赖也越来越重,贸易条件变动引起的贸易利益变动在GDP中的比重也随之增加,贸易条件开始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也必然影响着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由表2和表3可清楚地看到,由于贸易条件变动而引发的贸易利益变动占GDP的比例已相当高,特别是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三国,2005年由于贸易条件恶化(相比于2000年),损失的贸易利益分别达到38.5%、55.7%和60.7%。由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损失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短期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总贸易利益中获取的份额越来越少,从而影响着其长期的经济利益。 从世界经济格局的角度看,由于贸易条件的作用,现今的贸易条件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变,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只能是越拉越大,从而加速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处于世界经济格局中位置越高的国家,其贸易条件和贸易份额越容易处于有利位置,进而通过国际贸易推动其经济发展;处于世界经济格局中位置越低的国家,贸易条件越难改善,其获得的贸易利益份额越变越小。 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在国际贸易高度发达的今天,贸易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变得极为重要,贸易条件所影响的贸易利益分割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未来及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位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今的贸易条件状况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忽视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两极分化的国际经济格局将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为此,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重视研究我国贸易条件的状况,把贸易条件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实质性变量来对待;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减少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出口价格恶意竞争,通过合作来有效地削弱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但翻开中国的历史,写满了“天灾”、“饥荒”等字眼,千年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竟是一个“饥荒国度”。〔1〕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国以来粮食安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部粮食安全思想变迁史。研究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特征,有助于总结其中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成果,发现对粮食安全制度产生负面作用的思想因素,并为未来粮食安全发展提供启示。
粮食安全思想中国自古便有,但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年,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2〕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均得到修正。学者们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一直非常关注,分析认为,其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应当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的质量应当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范围上说,粮食的供给应当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国际粮食安全概念一直以来非常强调一个标准,即可获得标准和购买力标准,提出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国际粮食安全概念偏重于关注贫困与饥饿问题,偏重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和贫困人口的粮食获得,以及营养安全。近年来,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粮食安全中的质量问题。
国内对粮食安全概念的研究,经历了从对世界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概念介绍,到逐渐提出立足于中国国家安全的粮食安全概念,并对粮食安全内涵进一步丰富的发展过程。1983年,吴天锡在《世界粮食安全政策》一文中将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引入中国。继而,中国农业科学院“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课题组于1988年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粮食安全应当包括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两个层面。微观安全即指个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粮食获得和营养安全;而宏观安全则是指从政治方面看,国家以财力保证和宏观干预政策,保证国民的粮食安全。课题组认为,粮食安全系统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世界粮食安全大系统之下的国家和地区子系统,层层分解直到家庭和个人子系统;从粮食安全的环节看,可以划分为供需两个子系统,以及生产、储备、外贸、消费、收入分配、运销系统等。〔3〕1998年,朱泽提出中国粮食安全概念,认为粮食安全是指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4〕针对《中央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的“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一有关粮食安全体系的表述,2001年丁声俊分析认为,粮食安全的概念相当丰富,至少应包括任何需求者、任何需求时间、各个产地来源、各种所需粮食和食物、粮食和食物数量与质量以及购买力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而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应包括粮食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的生产体系;确保粮食供应的市场贸易体系;健全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对粮食进出口、粮食储备等进行宏观调节;提供综合信息的粮食预警报体系;建立援助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5〕吴志华认为,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与其生存与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而对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进行动态、有效平衡的政治经济活动。〔6〕2006年,高帆论述认为,粮食安全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居民能够获得与其需求相适应的粮食。实现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生产、流通和购买等因素在内的“多链条互动”的过程。〔7〕2009年,肖春阳指出,在粮食安全概念上,中国与世界粮农组织的概念内涵并不一致。他认为,世界粮食组织所说“FOOD SECURITY”,直译为食物安全或食物保障,现在约定俗成译为粮食安全,实质是食物安全。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同于世界粮农组织食物安全的概念,应是就一个国家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供人们直接消费的人均粮食供应量(膳食能量供应量);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适量进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8〕2010年,刘笑然论述认为,粮食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满足每个居民获取所需粮食及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地域、对象、数量、质量、卫生、价格和运送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现代粮食安全至少应该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流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层涵义。〔9〕